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2008.04.28. 媽祖生(農03/23)


台南市大天后宮

台南市目前一共有7個一級古蹟,算是多的了,而這七個一級古蹟,我想您也可以朗朗上口,分別是:億載金城(二鯤鯓砲臺)、武廟(祀典武廟)、五妃廟、孔廟(孔子廟)、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安平古堡(熱蘭遮城 or 熱攔遮城)、赤崁樓,看看在赤崁樓附近走路不到五分鐘路程就有三座一級古蹟(赤崁樓、武廟、大天后宮)。今天04.28. 是媽祖的生日,27日我正好又回台南,所以一定會去媽祖廟看看,說實在的對於我這個在台南市出生且渡過兒時快樂時光的我來說,大天后宮對我是沒什麼印像的,反而是澎湖的天后宮,不過敬仰媽祖的心是一樣的,這一天,我終於知道,原來大天后宮也是一很很棒的地方,這裡的文物保留的還不錯,而且部份文物還都有說明,這點顯然是澎湖天后宮所不能比的。
雖然說媽祖生這天我沒法到澎湖去,不過我也在這之前先到了同列一級古蹟的大天后宮去拜拜 :) 或許您會問,澎湖天后宮及大天后宮何者較久?答案是澎湖的哦~澎湖是15xx(有人說1592有人說1563,而澎湖天后宮紀念章是1592)而大天后宮是16字頭的(16xx,許多說法,1684, 1664或1663或更早)。

一級古蹟 大天后宮 中華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台南市政府立

廟埕前兩座贔屭扛著石碑一座寫臺灣開基祖廟 一座寫臺灣舊媽祖宮

廟埕前有兩座贔屭褙著石碑,贔屭為龍之長子,讀音像必細,這和赤崁樓的不一樣,因為它不是古蹟,它是民國九十二年北港信徒蔡姓兄弟所捐贈,但因為大天后宮是一級古蹟,按文資法來說文資法只能對古蹟主體有效力(不准毀損,所以立在廟埕),而廟埕不在這範圍之內,不過我看得出來,它真的不受保護,看看瓦斯鋼瓶及機車就知道了,民間傳說龍有九子,但都不像龍,而龜身龍頭的就叫贔屭,一座寫著旨奉諭祭 臺灣首建天妃宮明寧靖王府 臺灣舊媽祖宮,另一座是旨奉祀典 勅封天后褒封天上聖母 臺灣開基祖廟,石碑後刻著台南天后宮建廟的沿革。
前篇有寫到保生大帝與媽祖在民間傳說的故事,神界中的單身貴族大道公(保生大帝)與媽祖曾有一段羅曼史,「保生大帝」得道後見媽祖端莊賢淑,便展開追求攻勢,而媽祖見其宅心仁厚,也萌生愛意,共同譜下一段堅定的友情。有一天,媽祖看見母羊產子之苦,毅然慧劍斬情絲與保生大帝斷絕往來,保生大帝無端被拋棄非常懊惱(另一說是講媽祖拒絕了保生大帝的追求),所以在媽祖誕辰(農曆03/23)遶境時施法下雨,來洗下媽祖臉上臙脂粉,媽祖也不甘示弱,也選在保生大帝誕辰(農曆03/15)神駕出巡時作法刮風,要吹落大帝頭上的帽子;因此每逢媽祖誕辰便經常下雨,而保生大帝誕辰則常會刮風,也就是民間氣象諺語~「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由來,不過這畢竟只是有趣的民間傳說,不要那麼認真,也不要問我,今天下了小雨是否又是在鬥法,保生大帝生那天沒刮風是不是兩位神明和解共生 :D 或許我會回答您,媽祖為了台灣還在美國還沒回來 :)。

大天后宮 中西區 / 一級古蹟

  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寧靖王別號一元子,所以這座府邸也稱為「一元子園亭」。

歷史簡介: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征臺,鄭軍失利,克塽乞降。依託鄭氏的寧靖王與五妃先後殉死,明室滅亡,施琅班師內渡時,鑑於臺灣人民對於媽祖信仰虔誠,為收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祖廟,加封天妃為天后,廟稱天后宮,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媽祖是討海人的主要信仰,因此媽祖廟,通常靠海面向港口。傳說中的媽祖,生於官宦之家,父林愿辭官後,在福建省興化府浦田縣湄洲嶼半耕讀。媽祖的母親由於生子體弱多病,常往廟裡祭拜。一天,到佛堂燒香後便懷孕生了媽祖。由於出世一個多月仍無哭聲,所以取名為默。媽祖自幼聰慧,博讀群書不忘,十三歲已能作詩為文。性愛游泳,宛如海神轉世,經常在海邊救助他人。十八歲遇神仙賜銅符,從此能靈通自在。本廟前身為明寧靖王府,是鄭成功之子鄭經為了表示對寧靖王朱術桂禮遇而建。後來,清將施琅率軍攻台,明鄭投降,寧靖王聞訊決意自縊殉國,他的五位妃子率先懸樑殉主(五妃廟)。
  清將施琅攻佔台灣後,即進駐寧靖王府,將其大致變動 、更改、拆除。後來因施琅將平定之功勞歸於媽祖,於是(原寧靖王府)內供奉媽祖且改為天后宮。大天后宮,歷經了數次整建,在民國74年以其歷史與文化地位被列為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迄今。大天后宮在台灣將近400座媽祖廟中,具有宛如貴族般的尊貴地位,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

特色:
大殿所奉祀之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金面媽祖神像是大天后宮最大的特徵,可說是台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旁祀千里眼、順風耳亦為傳統泥塑工藝技術的上乘佳作,其剛健神武、栩栩如生的動作、神情,彷彿正在傾聽與凝視凡間民眾之訴求。正殿中約二人高金面媽祖神像,面容慈祥,媽祖護國佑民的神蹟深植民眾心中,來自全台虔誠的信徒更是絡繹不絕。
大天后宮坐東朝西,建於斜坡地上,面對昔時的碼頭,因此建築物由前而後,級級升高,自前殿、拜殿、正殿至後殿,一進比一進雄偉。正面寬三開間,平面呈縱深式的四殿兩廊式配置。宮後連著供奉關聖帝君的祀典武廟,右倒是供奉觀音佛祖的佛祖廳。

建築風格:
前殿石雕為民國三年甲寅(西元一九一四年)所刻,窗櫺不刻細緻,龍柱及石獅已改為現形式。拜殿興正殿分離,中央天井宛若一池。拜殿做成三開問的重檐歇山的屋頂,採用罕見的十架捲棚大木結構,外型蘶娥而突出;殿前的一對蟠播龍柱與正殿前的龍柱,都是造型渾厚的早期作品,從龍足雕三爪上研判,應為天妃或媽祖時期的風格。 大天后宮匾額頗多,其中清朝皇帝御賜的「神昭海表」、「德伴厚載」、「與天同功」最為珍貴。而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以及陪祀在右的千里眼、順風耳,則是藝術上難得的佳作。

地址:台南市中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數不清的匾額


一鼓一鐘,這是廟所常見的



螭蜌[御路龍石]
位於大天后宮拜殿前踏垛的中間,隨著踏垛坡度,斜舖著巨石雕刻,稱為「螭蜌」或「御路龍石」,為明末寧靜王府之遺物(西元一六六四年)。
螭蜌上之龍爪,依位階而有不同,北京紫禁城之龍爪為五爪,蕃國為四爪;王府如本宮為三爪。雲龍浮雕,造型渾厚,氣勢逼人,遊客莫不伸手撫摸,久而久之,石色更見光亮。傳聞摸後將會帶來騰達的好運。當然,這是不准亂踩的!

福建巡撫王懿德為請加封天后並賜匾額事奏摺
咸豐三年六月十七日(一八五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王懿德 請加天后封號 並頒匾額由
旨文 七月二十四日
兼署閩浙總督福建巡撫 臣 王懿德跪
奏為
神靈顯應懇請
加封並乞
欽頒匾額恭摺奏祈
聖鑒事竊 臣接據福建臺灣鎮總兵恒裕,臺灣道徐
  宗幹,章稱臺灣地方近年以來,洋面極為平靜,
  雖遇風暴,鮮有失事,大小官員往返,無不仰蒙
 神態,安穩收帆,如上年餉船四隻,皆被風吹散,
  颶風大作,同深慶幸,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間
  餉員遭風沈溺,復隨浪送上灘岸,得生臺人咸謂
 天后靈感,如響斯應, 伏查
列聖頒有
 封號, 載在 祀典, 懇乞
  奏 請
 加封吾臺邵城內舊有
 天后宮一座,極為閎敝,創建於康熙二十三年,為歷
   來官民,祈報總匯之所,現擬集捐興修,並懇
   請
 頒匾額,俾海外黎獻,得遂瞻就之忱,等由恭查
 天后,靈知昭垂,歷徵顯應,溯自康熙、乾隆年間,
   疊奉
加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
   咸孚,天后之神」 又乾隆五十三年,臺灣大功告
成奉
旨於福建湄洲
 天后神廟,舊有封號 上,加封「顯神贊順」四字。嘉慶
   五年間
 冊封琉球特筆
諭旨於福建湄洲
 天后神廟封號 上,加「垂慈篤祜」四字。道光六年辦理
  海運完竣 奉
旨於江蘇上海縣
 天后神廟
加封「安瀾利運」四字,道光十八年
冊封琉球奏章諭旨
 晉封「澤覃海宇」四字,均經遵奉在案,此次臺灣鎮
   道,以近年臺地海洋平靜,船隻往返,安穩收帆,
   上年餉船被風吹散,分泊南北各口,以次起運登
   岸未久,即颶風大作,同深慶幸,仰見
聖朝,威德遐敷,百神效成,而
 天后之宣顯贊順,神祜彌隆,應請俯如該鎮道所
   奉
 奏請
加封並請
欽頒匾額,以答
神庥而廣
福佑,由福建藩事慶端,署粵事趙霖,會詳請奏,
  前來除檄,飭臺灣鎮道府,將應修郡城
天后宮一座,迅速勸捐,籌議建辦外,臣謹恭摺具
奏,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再福建巡撫係 臣本任,毋庸會銜,
  合併陳明謹
 奏
  咸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奉
硃批 欽此
                    六月十七日


編鐘
此鐘名為編鐘,乃國家祭典之樂器,所以莊嚴禮拜,崇德報功之憑藉也。
內典云:鬼聞鐘聲則拜;佛家即以鐘聲淨一切魔障。
仁人君子,欲求消災、解厄、祈報平安,可以敲響編鐘,百八蒲牢之音,即可千災永息,萬福咸增,心想事成。
道家則以鐘聲驚悚聽聞,覺醒夢幻,啟迪癡迷,驅除邪惡,振警聾聵,敬告信眾,宏發虔心,鳴鐘養性,則恬波靜浪,宏福飛來矣。

石碑,有平臺紀略碑記(清朝施琅所立-台灣島最早之石碑),還有次早之百碑-靖海將軍侯施公功德碑記。當然,澎湖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殘碑是更早的(約在1604年(明萬曆32年)以後,至遲在1624年(天啟4年)以前這段時間中)

平臺紀略碑記:
  臺灣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雜處,未有所屬。及明季時,紅彝始有築城,
  與內地私相貿易。後鄭成功攻佔,襲踞四世。歲癸亥,余恭承
天討;澎湖一戰,偽軍全沒,勢逼請降。余仰體
皇上好生之仁,以八月望日直進鹿耳門,赤崁泊艦,整旅登岸受降,市不易肆,
  雞犬不驚。乃下令曰:『今者提師跨海,要在平定安集。納款而後,臺人即吾
人;有犯民間一絲一枲者,法無赦』!士無亂行,民不知兵。乃禮遣降王入
京;散其難民盡歸故里,各偽官兵載入內地安插。公事勾當,遂以子月班師。
  奏請於
朝,為置郡一、縣三;分水陸要地,設官兵以戍之。賦稅題減其半。夫炎徼僻壤,
  職方不載,
天威遐播,遂入版圖。推恩陶俗,銷兵氣以光文治,端有望於官斯土者。是不可
以無記。
  康熙二十四年正月,
  太子少保內大臣靖海將軍靖海侯世襲罔替、
解賜御衣龍袍、
褒錫詩章、兼管福建水師提督事務施琅立。

大天后宮其它神明,廟中較主要的幾位神明廳分別是:
=>天上聖母(媽祖)
=>水仙尊王
=>四海龍王
=>虎爺將軍
=>三官大帝
=>註生娘娘 臨水夫人
=>月下老人 福德正神
=>觀世音菩薩
=>聖父聖母
=>三寶佛祖

左:與天同功下的即是媽祖 右:四海龍王

另外,有關於媽祖神像受損的文章,是2004年06月11日,寺廟管理人員開啟廟門時,發現正殿的大媽金身從胸部以上裂開並斷落地面,頭部、雙手裂成兩截;冕冠裝飾有部分損壞,臉龐稍損,幸大致結構仍完整。而廟方隨即以紅布覆蓋神像。同年的11月17日,以擲筊方式評定匠師修復神像;2006年02月17日由總統主持開光。神像修復期間,發現媽祖法相原為金面,經多年之煙燻變為黑面,經學者專家及修護委員會討論後,報內政部於2005年10月31日核准改為金面。

虎爺將軍

媽祖及身邊大將千里眼順風耳等 右:膜拜的信徒

鎮殿媽:為明代神像之造形(高一丈八尺),冕旒九斿(即頂冠有垂珠九排,每排九珠,突顯褒封天后之尊榮。)原為金色面孔,因香火長年袅繞,以致被薰成黑色。地閣飽滿,雍容圓潤。和藹慈祥,有母儀之風範。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一日因故受損,同年委託張元鳳教授設計監造,杜牧河匠師施作,邀請日本專家森純一與長澤市郎技術協助。謹諏民國九十四年元月念七日午時起工,同年四月念七日午時重安骨架,十月廿六日午時入聖安腹,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七日午時邀請陳水扁總統開光,三百年來之金面法相,得以重光。

鎮南媽:北港三媽不克南下,府城各廟宇出資雕奉公佛,有「永鎮台南」護國庇民之意。

二媽:(南宋夫人媽)在鎮南媽左側,為軟身神像。

三媽:(明萬曆天妃)在鎮南媽右側,為軟身神像。

開基媽:軟身神像,高一尺。前湄洲祖廟董事長林文豪認係第一尊從湄洲請來之媽祖。

配祀:
宮娥(左):雙手捧印璽
女婢(右):雙手捧旨盤
千里眼:肌肉線條逼真,威猛懾人。在案前左側,原名「高明」,同治八年封金精將軍。
順風耳:在案前右側,原名「高覺」,同治八年封柳精將軍。
祭祀日:農曆三月廿三曰

三官大帝

月老,看到旁掛的紅線就知道了,這是有禮數的哦
月老專管人間婚姻的媒神,相傳每年七月七日後,七娘媽會將人間未婚男女的資料分別造冊,呈報天曹後,再交給月老照男女條件配對,再用紅線繫足,造就人間對對佳偶。怎麼拜,來了後看說明就知道了,或許下張放在那的照片就是你(妳)

三寶佛祖

三寶佛祖

我想拍的兩根龍柱

媽祖生 原本晚上要休息的廟,今晚也請人來演奏
從網頁得知(祀典台南大天后宮開放時間為晨間五點三十分至晚間九點)

龍柱及廟中常見的舉牌

回程時發現原來這一里就叫天后里 :D 我還拍了武廟的一級古蹟石柱

祀典武廟

以上資料擷取台南市政府網頁
旅遊相關資訊可以至台南市觀光旅遊網查詢
祀典台南大天后宮網址 http://www.tainanmazu.org.tw/ 

2008.04.20. 大道公生(農03/15)


保生大帝生日
今天(2008.04.20.)全家一起載小妹去台南,順道去拜拜,後來才知道,拜拜才是今天的重點,因為今天是保生大帝的生日。而我們常去拜的廟就是興濟宮,而興濟宮、大觀音亭比鄰而居且同列台南市三級古蹟,面向兩廟左手邊是大觀音亭,右手邊是興濟宮,去拜拜時好在人還沒很多,不然一定會被燻到流眼淚,廟外還有明華園的表演呢。

興濟宮 北區 / 三級古蹟

  位於舊時的鎮北坊大觀音亭右鄰(是左鄰吧?總之面向兩廟左手邊是大觀音亭,右手邊是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相傳是荷鄭時期或明永曆年間所建的台南興濟宮,被認為是本省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
歷史簡介:
  位於舊時的鎮北坊大觀音亭右鄰(?),主祀保生大帝,相傳是荷鄭時期或明永曆年間所建的台南興濟宮,被認為是本省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
  由於名稱上的不同,又叫真君廟或開山宮;不過一般都以頂大道公廟稱呼,以別於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位於臺南市府前路三四十號)。 保生大帝為閩南地區民間信仰中流傳廣佈的道家神明。    早在荷蘭人佔領台灣時期,因與漳泉人相互貿易,在臺南地區便有供奉。
  至鄭成功及其部將來臺,供奉逐漸增多。根據文獻記載,截至明鄭滅亡,台灣南部地區至少已有大道公廟七座以上。台灣劃歸清朝版圖以後,保生大帝的崇祀更多。康熙三十二年癸酉(西元一六九三年)興濟宮重修,並加建後堂。嘉慶二年丁巳西元一七九七年)台灣鎮總兵哈當阿、巡道劉大懿又率官民捐款修建。道光十一年辛卯(西元一八三一年)福建浙江水陸提督王得祿再率各部郊舖紳商加以修建,終於成為崴峨堂皇的廟貌。 保生大帝生時以醫術高明,道德高尚見稱;羽化後,又被奉為能治百病的醫神。清同治末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處理台灣防務,開山撫番成為後期防務的重點。而開山撫番深入蠻荒,終日與獐痞為伍,官兵如遇疫病滋生,都要前來府城祈求保生大帝靈祐。欽差撫部更飭令地方官應於初一、十五拈香,春秋二季致祭,於是興濟宮香火鼎盛,竟成為府城最熱鬧的大道公廟。興濟宮自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創建以來,歷經三百多年歷史,主祀以醫道慈濟的保生大帝,又稱「真君廟」或「開山宮」、「頂大道公廟」,有別於「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位於西門圓環)。
特色:
  興濟宮坐北朝南,與大觀音亭為鄰,面寬三開間深三進,由三川殿、龍虎井和拜亭、正殿、以及過水廊後方的後殿所組成,與大觀音亭共同位於一高起之基座上。廟前原有寬廣的前庭,道路開闢後,前殿以階梯與道路緊臨。廟角「憨番抬厝角」泥塑,大門口的石獅及門前單龍虛柱,都極為精美。正殿前雖有拜殿,卻與前殿結為一體,室內空間顯得陰森,無形中加強了保生大帝無上的威儀。
  興濟宮中的彩繪為府城名師陳壽彝之作,大門上繪秦叔寶、尉遲恭,畫中金金飾輪廓,線條突出,別具特色。建築特色→興濟宮殿宇一閩式木構磚造三開間三進式,座北朝南,由裝飾豐富的三川殿、龍虎井及拜庭、供奉保生大帝的正殿,及水廊後方的後殿組成,展現出道廟豪華、精心雕琢的特色,有別於隔壁的大觀音亭。 憨番抬厝角→三川門牆角有一對泥塑的「憨番抬厝角」,憨番身著鎧甲,單腳下跪成箭步姿,一手撐起牆頭,一手插腰,狀似輕鬆自然,十分有趣。
  【石獅】門口石獅是嘉慶、道光年間製作,雕刻生動 ,享有香火,嘴裡不時還可見信徒表慰勞的糕餅,左邊雄獅腳踏彩球,威風凜凜,右邊母獅腳護幼獅,溫柔慈祥。 龍柱→門前龍柱為同志年間作品,造形生動 ,龍爪分握元寶、寶珠、葫蘆、芭蕉扇、錢幣、琴、書、劍、靈芝等八寶,柱底並有「鯉魚躍龍門」的造型。 門神彩繪為府城名師陳壽彝之作品,不同於大觀音亭的佛教護法神,這裡所畫的門神是秦叔寶與尉遲恭,畫中以金線描繪輪廓,線條突出,風格獨特。側門的三十六將官,姿態、表情各異,頗有特色。廟壁石堵雕有麒麟,左踏葫蘆、犀角、筆碇,右踩琴、棋、書畫。正殿內設有「眼科」、「內科」、「小兒科外科」三個藥籤筒及一個運籤筒,供信徒問籤之用。在正殿保生大帝的神案下,設有「下壇將軍」虎爺的鎮護廟堂。

地址:台南市成功路八十六號



從民俗及神話故事角度來看,三十六將官就是玄天上帝抵押在保生大帝那商借寶劍的押品,所以目前可見的玄天上帝的造型總是手握寶劍,而大多數保生大帝只帶劍鞘並無佩劍 :)。另外,保生大帝還有一段與媽祖的民俗流傳,也就是「大道公風,媽祖婆雨」,這等下篇再談吧,看來今天是微風徐吹,應該是和解了吧 :D 而隔壁鄰居也就是觀音菩薩-大觀音亭,與興濟宮不同的是,大觀音亭是佛教廟宇而興濟宮是道教廟宇。

大觀音亭 北區 / 三級古蹟

  大觀音亭主祀觀世菩薩,或稱觀世音佛祖。觀音是法號,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音,而佛祖則是民間對佛的尊稱。另外,也有稱觀音媽、南海觀世音、聖宗古佛、妙善夫人、聖觀音等。大觀音亭位於興濟宮(頂大道公廟)右側,乃相對於清代小東門內的「小觀音亭」而稱。


歷史簡介:
  創建於明永曆三十二年(一六七八年),是府城內創建最早,規模最大,香火鼎盛的觀音廟。歷年來雖經過多次重修輿重建,廟址未曾變更。整座廟宇採坐北朝南,其分三進,前埕已闢為道路,以階梯連接前殿。前殿為三開間,左右次間外壁均已改變為現代材料。第二進為正殷,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神像的地方,前有拜殿,因前殿與拜殿之間無中庭,所以兩殿實際上已合而為一了。大觀音亭因建造年代久遠,廟內現存古匾較多。例如;咸豐元年辛亥(西元一八五一年)台澎水陸掛印總兵官恒裕所貢獻的「善慈靈應」、同治元年壬戌(西元一八六二年)知台灣府事洪敏琛的「大觀在上」、光緒十八年庚寅(西元一八九0年)賀換花翎陞授基隆同知權知台灣府事桐城方祖蔭的「佛刀婆心」。另外,嘉慶二十年乙亥(西元一八一五年)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敬獻的楹聯一對、正殿內石柱珠、前殿凹壽壁上旗(祈)球(求)戟(吉)罊(慶)的泥塑等都是具有價值的古文物。    大觀音亭於明永曆32年(1678年)創建,廟前正對街巷舊稱觀音亭街,為府城中少見的參佛大道,可惜已於前年拓寬。大觀音亭歷代均有修楫,康熙三十二年、乾隆五十六、六十年、嘉慶二十年、道光十年、同治十年均曾整修,今貌為民國60年(西元 1971 年)所重修。


特色:
  為一磚牆木構造之閩式平房,座北朝南,由凹壽形的三川門、拜亭、龍虎井、正殿、過水廊及後殿所組成。觀音亭中主要供祀觀音大士、十八羅漢、三寶佛、月老、大聖爺等神像。本亭建築的最大特色,便是正殿前方的拜亭採取了不同一般構架的「抱廈」形式,可以看出大觀音亭之所以稱為「亭」的原因所在。 另外,廟中的石作、木作多是幾次重修時的故物,諸如神彝的几罩、格扇、木刻、石刻等常有佳作出現;彩繪和興濟宮一樣,亦是陳壽龕的作品,可惜大部分畫作皆因鼎盛的香火而遭油燻。大觀音亭保有重要文物甚多其中尤其是明永曆年間創廟時神祉塑像最為珍貴,如觀音大士,側身金飾,極為端重莊嚴。另外廟內存有古匾、對聯多幅。神龕前柱上由太子少保王得祿所題的「現月相珠瓔滿珞薰修三昧成摩地,湧金波寶網交羅超度重生出愛河」木牌對聯即是其中佳作之一。

地址:台南市成功路八十六號

以上資料擷取台南市政府網頁
旅遊相關資訊可以至台南市觀光旅遊網查詢